一位憂心孩子氣喘的父親,開啟「空氣盒子」的計畫。
「如果守在學術研究,我寫paper就可以了。可是,如果想讓論文有社會影響力,我知道那是不夠的,」致力於整合理論與實務的中央研究院資訊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伶志,始終相信學術成果應該用來解決人們生活中的問題。
他回憶,從學術跨到實務應用的最大轉折點,就是當他決定跨出學術圈的那一刻,「我想去做實際去解決問題的人。」
https://theinitium.com/artic…/20161020-taiwan-Air-pollution/
Search
一位憂心孩子氣喘的父親,開啟「空氣盒子」的計畫。
「如果守在學術研究,我寫paper就可以了。可是,如果想讓論文有社會影響力,我知道那是不夠的,」致力於整合理論與實務的中央研究院資訊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伶志,始終相信學術成果應該用來解決人們生活中的問題。
他回憶,從學術跨到實務應用的最大轉折點,就是當他決定跨出學術圈的那一刻,「我想去做實際去解決問題的人。」
https://theinitium.com/artic…/20161020-taiwan-Air-pollution/